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计实习报告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实习报告 篇1第一天走进公司的时候,与经理进行了简单的面谈之后,并没有给我留下过多的任务,先让我熟悉一下环境,了解了一下公司的状况,包括其规模、部门、人员分工等。然后让我对新飞智鑫人力资源公司宣传册的设计,设计的过程中正好测验一下我的能力。
很幸运,一进公司便能参与的设计项目之中,正好锻炼一下自己。于是,我学以致用,很快在一天之内做出了三个方案,设计主任看后比较满意,便可以放心的将其他的设计任务交给我。由于经验不足,我在开始的时候,主要还是负责一些比较琐碎的设计任务。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比较完整的活动策划之中。经过两天的磨合,自己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便知道得一清二楚,在校的时候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比较少,在软件操作上还是不够纯熟。而且对于客户的要求并不能立即做出反应。
通过前两天的工作实践,基本的了解了公司的设计流程。首先是客户提出要求,然后设计主任根据客户的需求程度,结合每位设计师的设计特点,合理的分配任务,尽量发挥出每位设计师的优点,让设计做到尽量让客户满意。而有的客户会盯着设计师把设计任务做完,往往这种方式基本上是按照客户的意愿做出来,设计师们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类的客户,很容易造成设计缺乏创意与创新,因为大部分的客户还是不了解设计的,他们更多地追求设计时效性,明艳、鲜亮的色调是客户的首选,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这种基调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造成设计的庸俗化。
经过了几天琐碎的设计任务的锻炼,使我学到许多在课本中无法涉及的内容。因为工作就是与客户直接接触,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客户满意,当然在不能缺乏创意的同时,还要兼顾它在市场上的时效性。并不是说,有创意的设计就一定适应市场的竞争,这就涉及到设计的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剖析性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策划项目不偏离市场。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任务。使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如: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制作、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等等。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
从学习中也让我更深刻的了解设计行业的个性和潜力。而作为将来的设计者其中一员,不仅要将设计的理论掌握好,更要充分的去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作为一个设计师,要不断地开拓思路去填补设计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鸿沟,让设计与市场更加融合,使设计更加市场化、市场更加设计化。
设计实习报告 篇2今年暑假至今,我有幸来到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十所实习,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作为天津市的设计院,全国前十的设计单位,我很荣幸,对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倍感珍惜。
一、初出茅庐,熟悉工作流程
大学四年的学习,自认为对建筑已经了解很多,在学校期间设计过很多课程作业,来到设计院才感觉学的那些东西都是皮毛而已。设计院是一个庞大的团体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刚进设计院没什么事,熟悉一下常用的软件以及单位以前做过的设计,施工图等,看着大家熟练的操作cad,运用自如,各种快捷键让我佩服。看着大家这么忙,真想上去帮忙,鼓足勇气,给大家帮忙,要活干(当时以为自己有这个潜力),都被大家委婉的拒绝了,之后我明白,施工图的工期紧,画图复杂,对于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牛犊子,根本无法胜任。在与同室交流中,发现建筑设计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不是几张图就能搞定的事,每个人在某一个环节都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建筑大致的工作流程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和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的平立剖面、结构水暖电的设计)——建筑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审核——施工完成——装饰公司进行装修——交工——有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其实每个过程又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人在其中的一部分负责。建筑设计院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整个建筑能不能建起来的关键部分。熟悉了工作流程,之后我被调到方案设计组,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建筑方案设计
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这天,每个建筑师都顶着巨大的工作任务前行,发扬“5+2”“白+黑”的工作精神,为建筑设计,奉献自己的青春。
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几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接触了好几个方案的设计。
正赶上单位正好有一个廊坊市住宅项目,带我的是李工(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方案组的带头人),我的任务是完成整个项目里面所有的配套建筑,其中有小学、幼儿园、商业等其他配套设施。考验我的机会来了,我很兴奋,应对这么多活我压力很大。理清头绪,一步一步来。先设计小学,小学在学校的时候没有接触过,所有的都要从头开始,翻阅资料书,查规范,思考24班的小学需要什么功能,面积是多少,经过两天的查阅,我列出一张功能表,包括,教室、办公室、实验室、音乐、舞蹈、美术、多媒体、合班教室、展览室、活动室、卫生间等,还有一个足球场、看台、体育器材室。结合这些工作有个大致的面积指标表。功能与面积搞定开始想平面布局,李工已经把大体的建筑体块设定,基本上是一个l型平面布局。把列出来的功能表按照面积,有利的交通组织,各个功能利用率的大小进行安排,做平面设计时也要思考立面的造型,整体的形体关系,各种问题迎面而来。经过一天的熬夜,反复改善,总建筑面积为13100平方米的建筑平面已经完成,忐忑的给李工看,李工给出很多修改意见,进行悉心指导,告诉我先画草图,多花多比较,之后又做了两三个不同布局的平面,对功能重新组合,设计的越来越理性,经过一周的反复改正与调整,小学基
本完成。经过这一周的设计让我意识到很多问题,首先很佩服李工的设计潜力,以及对我悉心的指导,还有他那流畅的小图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其次,我也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操作潜力有限,要虚心学习,多看一些别人做的设计,充实自己,提高潜力,最后,建筑设计不是简单的过程,而是功能、平面、立面、造型 ……此处隐藏16267个字……tem.web.ui.webcontrols.datagridcommandeventargs) handles datagrid1.command
if viewstate("add") <> 1 then
dim delindex as integer
delindex = cint(e.item.cells(1).text)
dim dr as datarow
dr = dataset1.tables("tblbrand").rows.find(delindex)‘找到该行在数据集中的编号
dr.()‘将该行在数据集中删除
sqldataadapter1.update(dataset1.tables("tblbrand"))‘更新数据库表
datagrid1.edititemindex = -1
datagrid1.databind()
end if
end sub
‘新增按扭事件代码清单
private sub 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system.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1.click
dim dr as datarow
dr = dataset1.tables("tblbrand").newrow()‘新增一行,并将该行插入到数据集
dataset1.tables("tblbrand").rows.at(dr, ataset1.tables("tblbrand").rows.count)
viewstate("add") = 1
end sub
其实datagrid中有很多很好用的特性,具体请参考msdn。其次,为实现一次性提交整张单据到数据库保存,采用了sqlaadapter与dataset结合,应用sqlaadatper的uapdate方法特性:对dataset 的数据行做检索,并发操作,update,三个命令,对删除行做数据库删除,更改的数据行做更新,新增的行做插入。最后,在web form的初始到消除整个生命周期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但是感觉dotnet中的web form的生命周期中,所发生的事件有些凌乱,例如datagrid每一行的创建和数据绑定都是比较复杂的,在开发中涉及的技术较多,在此不一一阐述。
第二是工作方面。在这个月中,同样发现了公司的开发工作有较多的问题。首先,人员工作地点变动大,不便于沟通。在开发工作中,由于人员没有固定工作地点,只是把任务分配了,接着就各自去完成,这样一来,在各个模块的协调中经常出现了问题,但又不能很及时的和相关模块的负责人商讨解决方法,工作效率也就随之下降。其次,对整个项目的规划,整个系统的设计,编码,测试等工作分工不明确且不统一。在项目开始时,只是草草的分了下模块,接着这个模块的设计、编码、测试就由这个模块的负责人来做,没有先对整个项目进行明确的整体的规划。而且在设计过程中缺少讨论,导致设计出来的模块独立性过高,没有考虑到公共的接口等问题。最后,对解决问题的速度慢。当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对问题的解决途径多固然是好,但是,解决方案出现分歧的时候难以敲定具体实施哪个方案,导致进展缓慢,进度延期。
3、十月份
十月份是整个重构活动的收尾阶段,该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是数据报表的设计与实现。数据报表设计方面,沿用原有的纸质报表的结构,所以整个设计过程相对轻松。但是在实现阶段,由于在决定采用何种实现方式的决策问题上出现了飘忽不定的状况,使得进度上又有了少许的延期,最后采用了crystalreports来实现。抛弃了打印分页控制难的html方法,以及技术不成熟,安全性差的ms sql server reportingservice报表工具。在这个阶段,我负责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以及生产管理等四个子系统的报表实现,在此期间学会了crystalreports的使用和编程,收益颇多。这次重构活动涉及了数据结构的重构以及代码的重构,提高了系统的清晰性、扩展性以及重用性。整体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六、实习总结:
在这为期3个月的实习过程中,通过担任各种工作任务,充分的检验了自身所学的知识,了解了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通过与接触其他同事以及自我体验,较深入地了解了软件开发从业人员生活状况,以及目前大部分中小型软件开发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操作流程。总结如下三点:
1、知识“阅兵式”
大学3年来所学的知识,在这次实习中得到了真正的检阅,同样,也暴露了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性。技术上,学校里所学的基础知识表面上看似用不上,但却是这些基础知识让我有很牢固的基础,学起其他的技术知识自然而然的变得容易,能应对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是在业务上,由于缺乏所涉及的业务的相关课程的开展与自身涉猎知识面不广,而造成了在业务流程转换为系统设计或程序实现的中间环节频频出现困惑。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是管理或系统规划与设计,这一类的高层次人才,而不是纯粹的编码人员,所以对相关的业务应当明确、清晰。建议学校开展一些行业纵向讨论课题来弥补这个不足。
2、从业人员的生存状况
大部分从业人员长期生活在一种“精神高压”的环境中。由于项目控制的难度大,有了进度表跟没进度表的项目都一样,员工基本都是天天在赶工。不管是在大型企业的软件开发从业人员,还是在中小型企业软件开发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一般都不固定。只要手头上有没做完的事情就要赶,也有的企业让这种不固定变成让员工灵活安排时间的方法:只要手头上没东西做,人可以不用摆在办公室。但是,这种灵活性不是单方面的灵活,而是员工与管理者双方面的灵活。只要有事做,管理人员随时都可以叫上程序员一起“奋斗”。项目验收交付后,员工才算有休息一下的机会。这样一来,人员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也随着项目时间的持续而下降。但是,作为一个黄金职业,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愿意吃这个苦。
3、中小型软件企业的经营模式与操作流程
目前,国内大型软件开发企业数量较少,就规模而言,有关数据表明:90%以上的企业人数不超过100人,人员超过1000人的只有10家,同样的,企业的盈利水平也普遍低下。在这些中小型的软件企业中,他们的经营模式与操作的流程也都是大同小异:从经营的模式来讲,一般是接或拉定单,按客户要求制定灵活性强,适应性强的软件。做自主研发,零售产品的软件企业极为少数。从规模到盈利,就好比一家家的裁缝店,而非制衣厂;从操作的流程来讲,从项目的规划到启动,再到测试验收交付,其中规划与测试一般都不充分,从而导致项目风险提高,进度延时以及交付后的产品强壮性差也是中小软件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
最后,在此感谢公司里共事的每一位同事,感谢他们在实习期间给我的帮助。